常熟职业大学创办纪事

常熟职业大学创办纪事(上)

李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常熟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1984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已达49亿元,年增速22.5%,居全省县级市之首。工业产值在总产值中占90.6%,工业已成为地方经济的主体。县域经济发展中,乡镇企业占有越来越重的地位,技术密集型生产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对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特别是对应用性技术人员提出更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而当时,常熟工业技术型人才奇缺,全市乡镇企业3500多家,30万职工中仅有专技人才754人(本科17人,大专157人,中专580人),平均每厂0.22人,占职工总数的0.25%,国家分配来常工业人才每年仅几十人,显然人才的严重不足已构成常熟经济发展的瓶颈。

1983年,国务院(83)76号文明确要求各地,“在继续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同时,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和多种形式的办学,加快调整改革步伐,把加速发展同调整改革很好结合起来,更好地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调整高等教育的内部结构,专科学校要增加招生,本科院校要同时招收二、三年制的专科生,增加专科的比重,要设法增设机械、建筑、轻工、纺织、政法等短线专业的比重。”文件贯彻后,各地(地级市)纷纷创办职大,全省职业大学发展迅速,成为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有效的补充和组成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县级市迫于对人才的需求,自办职业大学也在积极酝酿之中。由于政策的限制,张家港市采取了先筹办再申报的办法,创办沙州工学院,并已开始筹建。

面对形势,常熟市委提出在借才、招才的同时要自觉培养人才,建立稳定的工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设想,并征求意见。

1984年5月,常熟市委、市政府决定创办常熟职业大学或工业专科学校,于1984年5月9日向苏州市政府提出请示报告(84)105号文。此后常熟市政府又按照苏州市政府的意见讨论,拟定题为“申办常熟工业专科学校或常熟职业大学的报告”,明确了学校性质为地方性职业大学,培养三年制专修人才,设电子、纺织和建筑三大专业,明年再设机械专业,每专业招生40名,还草拟编写了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确定了校址、征地、基建规划、经费来源和事业编制等。1984年6月2日再向苏州市政府申报报告(84)138号文,6月中旬,我受命专程前往苏州,拜访周大炎副市长、周治华副书记,充分申述了常熟市创办职大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得到理解和支持。6月28日,苏州市政府签字发文向省政府申报,并抄报高教局。随后我们就着手筹建工作,经市委批准建立筹备领导班子,由我和龚祖荫(电大)、徐本坚(建委)三人组成,筹备组成员还有教育局、电大、经委、计委和办公室的有关人员。

为开好筹建会议,我决定先去沙州职大(筹)学习取经。当时的秦豪副校长热情介绍了情况,带领我们参观了校舍。他们的开拓创新、敢于争先、埋头苦干的精神,大大激励和促进了我们的筹备工作。回常后,我们分别召开了几次会议,讨论制定了办学目标、专业设置、招生规模、校址及基建规划、师资建设和经费要求计划,并商定当年9月份就要招生开学。当时任务相当艰巨,时间紧迫,我们夜以继日地分头落实,向市政府提出筹建方案。6月底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芮福明副市长表态先拨500万元筹办,大大鼓舞了我们的信心。

1984年7月初,在省政府召开全省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期间,我邀请了苏州市委周治华副书记前去省高教局为申办汇报情况,受到了省教委冒瑞林副主任热情接待,我们反映了苏州、常熟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情况,表达了政府的办学决心,并汇报了常熟市的办学条件。冒主任对我们办学的热情很肯定,对市委市、政府决心表示理解,但认为县级市办职大,江苏省还无先例,申报难度很大,建议我们直接找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反映,他将向徐复基局长汇报,调研后再定。冒主任过去在苏大读书,毕业后又到常熟莫城乡劳动锻炼,对常熟情况熟悉,有感情,表示尽力支持争取通过申报。

1984年7月中旬,省高教局长徐复基专程来常进行调研,徐局长非常谦虚朴实,坐在我办公室里,等我处理完工作后,才表明身份和来因。我把申报情况汇报后,又陪同参观了中学和电大。途中,他反复讲办大学很花钱,要有财力保证,招生分配、专业设置要有长期规划,师资队伍最重要,要花大力气建设等等,但是他没表态,要求我们还要进一步做好方案,政府要有措施,保证落实。

事后,我向市政府领导反映了徐局长调研后提出的要求。常熟市政府研究并作出了办学用地和基建规模决定,制定了经费投资计划,首次批拨500万元投入建设。

1984年8月初,我们决定专程到省政府找副省长杨泳沂同志,当面申报,争取及早批复。大约是8月6日,我们四人(龚祖荫、徐本坚、赵华明和我)冒着酷暑,一早出发,赶到省政府,几经周折通过省办副主任潘春林同志引见,受到杨省长的热情接待。我再次申述了创办常熟职大的紧迫性和可行性,汇报了常熟市政府关于基建和财力投入的计划。在将我们的办学条件与沙州职大进行对比时,杨省长打断我的话说:“沙州职大这件事我已知道,县级市要办大学,要突破规定,要在省长办公会议上研究决定才行,我已和顾秀莲省长联系过,将在下周办公会议上讨论。这次你们来得很及时,我看常熟的经济和实力比他们要强,文化底蕴深厚,办学条件也好,政府决心也大,我将与高教局联系一下,准备好材料,把两所学校一并提交办公会议讨论。”随后,杨省长又说:“县级市办大学,江苏省还是首例,会有许多困难,要有许多突破,首先是在办学观念上要创新,希望你们多作探索,多做思想工作……,要有决心和信心。”接待时间大约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从省政府出来,大家很是高兴,认为来得很及时。省政府态度明朗,申办问题基本解决。谈到校名问题时,有人提出,听说书画大师刘海粟就住在金陵饭店,最好能请他为我们题写校名“常熟职业大学”。经办公室赵华明联系,找到了当时也在金陵饭店的刘海粟弟子常熟画家赵凯,一起见到了大师夫人夏伊乔,提出了题字的请求,得到了她的首肯。二年以后,用铜字铸成的“常熟职业大学”字样(以后改成“常熟大学”字样)镶嵌在校门旁大理石上,雍容大雅,金光灿灿,很是壮观。

1984年8月18日,省政府发来了(84)129号文《关于同意创办常熟职业大学的批复》,明确了学校的体制、规模、专业和经费等,市委、市政府喜气洋洋地通过广播进行了宣传,并立即开始招生120人,当年9月份开学。历时四个月,申办工作及时完成。(作者系我校原党委书记、时任常熟市副市长)

(2006年11月30日总第379期4版 )

 

 

常熟职业大学创办纪事(下)

李椿

 

1984年8月,江苏省政府苏政复(129号)文下达以后,苏州市委组织部、常熟市委、市政府马上研究职大领导班子,确定我为校长(兼),李勤晓(时任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龚祖荫(时任常熟工业电大教导主任)为副校长,明确李勤晓为日常工作负责人。随后市委又组织成立校务委员会,由汪雪麟(市委副书记)任主任,李椿、何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济群(市政协副主席)和李震(教育局副局长)等十五人组成,还专门聘请了常熟籍外贸部长李强为名誉主任,著名科学家王淦昌院士、张钟俊教授为名誉校长。

组织落实后,学校领导班子和校务委员会立即开展了工作。首先根据129号文研究落实学校的规模、专业、基建、经费和校址等问题。当时商定校址定在常熟市西南琴南乡元和村,后经规划办确定在元和一区,并把此块土地作为常熟市今后的文教区。学校规模600人,征地65亩,总建筑面积为18524平方米,分三期建设,财政首次拨款500万,其中400万为一期基建工程投入。

原报告设的专业有电子、建筑和纺织,由于常熟工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商定把纺织专业改为机械专业,学校立即向省局请示后同意更改。定招生120人,每个专业40人。学校于8月底开始招生,9月16日开学。

为了开学的需要,当时设立了临时校址,先是定在常熟市农科所旁边新楼,后因师生出入不便等原因,改为在市区五中旁边的新颜巷小学(正在基建),该块土地仅七、八亩地,一幢教学楼和一块活动场地,十分简陋,后来学生戏称“考进大学,先进小学”。

随后学校全力以赴组建中层机构和教师队伍,经多方协商决定在常熟工业电大、机械职工大学和重点企业科技人员,重点中学教师中抽调教师和干部。做了大量工作后,9月初调集了教师15名,干部7名,借调人员5名,共27人。成立了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学生处和基建组五个部门,负责人分别为陈玉秀、赵章宏、茅孝民、徐发宝和马星生。全校党员共6名,建立临时党支部,由李勤晓负责。

9月15日,经过紧张的工作,120名新生入学。9月16日,于颜港影剧院举行开学典礼,杨泳沂副省长等省市领导专程到会祝贺。杨省长就职大的性质、办学方向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师生深受鼓舞。

开学后,当时条件十分艰苦,临时校舍仅一幢四层教学楼,一楼还被占用,二楼是学生教室,三楼是办公用房,四楼是学生宿舍,男女学生在同一楼面上,由四间大教室组成,男女宿舍在走廊里用芦苇席子分隔,厕所在楼梯间,晚上只好用便桶将就。洗涤用房和食堂在楼下搭简易棚解决,场上竖了两只篮球架,算是学生活动场地。但是师生情绪较高,一是升入大专成了大学生了,二是大部分学生从农村中来也不以为苦。少数师生还是很有怨言,学校加快建设并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宣传学校发展前景,把规划图纸、沙盘进行了展示,宣传常熟工业发展大好形势和政府对学生早日成才的期望,同时也做了大量的后勤工作,初步解决农村学生户口转为集体居民户口,按大学生标准供应粮、油、食品等问题。师生情绪逐步稳定,秩序也日趋正常。

11月初,中顾委委员、外贸部长李强同志来校视察,对学校和市政府提了许多建议,对新校规划进行了修正。李部长还鼓励我们发扬延安抗大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奉献创业,办好大学。李部长的来访,大大鼓舞了领导和师生的士气。学校加快了基建工作,审定了教学楼和办公楼设计图纸,组织基建人员进入现场做好前期工作。制定规章制度,开展党团活动,特别是改善学生伙食,改进食堂卫生和保证茶水供应,学生每天伙食费三四元钱,大家满意。元旦期间还组织学生“迎新杯”排球赛、青年友谊晚会,开办了阅览室、广播站。学生会自发组织文明监督岗,轮流值班,规定电视只能在星期天开放。

教育上突击解决了教材问题,补充了教师(体育、外语),采购了仪器设备,借常熟市五中教室建立实验室和微机房,做好期中期末考试工作,教师中开展了业绩考核,还组织教师到苏州、无锡、沙洲职大听课交流。

常熟市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对基建规划和设计请了专家审定,为征地、基建、经费,常常研究到深夜。基建工程终于在12月初破土动工。

1984年9月中旬,为落实校址和征地,我和建委领导、市办公室主任等四人到琴南乡元和一区实地考察。当时这片小区是一片水稻田和茭白田,大小池塘三五个,走进去要小船摆渡,田岸仅有尺余,借了农民套鞋,在泥水中一脚高一脚低,艰难走了五十来米,察看了周边环境,初定了征地边界,大家对该地块比较满意,并和村长书记见了面,了解了一些实况,建委还进行了一些政策宣传。回来研究后,大家在图纸上划定了红线。但在讨论校门如何开的问题上,又提出要造一条公路的建议。次日,我们又从元和桥起走到征地校门位置,商定从元和桥起向南沿国棉厂后围墙到南环公路打造一条10米宽的公路,请交通局设计并争取上面投资,两年后公路才造成,就是今天的元和路。

学校建筑工程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经过基建组的艰辛努力,三支建筑队伍同时进场,建筑工人日夜施工,1985年7月,崭新的教学楼、阶梯教室、办公楼、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和食堂顺利竣工,学校一期工程结束。全体师生欢天喜地告别临时校址,搬到元和新校区,常熟职大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作者系我校原党委书记)

 

 (2006年12月14日总第381期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