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理工学院关于加强校友工作的若干意见

常熟理工学院办学50多年,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近10万名各类人才。开展校友工作,有利于高校开发校友资源,弘扬优良校风,提升学校形象,助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的校友工作,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现提出加强校友工作的若干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校友工作地位

校友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宝贵资源。校友资源是指校友自身作为人才资源的价值,以及校友所拥有的财力、物力、信息、文化和社会影响力等资源的总和。校友是与母校有着特殊感情联系的群体,它是一所高校得天独厚的公共关系资源、信息资源、智力资源、育人资源和物质资源,同其他办学资源相比,具有自身的丰富性、潜在性和可持续性的特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校友资源,对于我校实现发展目标、创建品牌大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校友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友的工作实绩,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最好检验;校友的社会贡献,是学校社会声誉的最好提升;校友的社会体验,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校友的成长成才,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校友的人脉关系,是校地互动发展的有效纽带;校友的捐赠回报,直接支持学校事业发展。做好校友工作,有助于学校推进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助于优化社会环境、推动校地互动发展,有助于传承文化传统、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校友工作是高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校友工作的战略意义,高度重视校友工作在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切实加强领导,制定整体规划,健全工作网络,创新工作机制,夯实工作基础,保证经费投入,做好我校的校友工作。

二、明确工作宗旨,健全校友工作网络

我校校友工作的宗旨是: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多方面搜集校友信息,多渠道联络各地校友,多角度整合校友资源,弘扬学校传统,提升学校形象,服务校友,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促进共同发展。落实这一宗旨,就要以感情为纽带,以沟通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坚持“广交校友,助推发展”的工作方针。“广交校友”主要是借助校友工作平台沟通校友之间的联系,沟通校友同母校之间的联系,沟通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助推发展”主要是通过校友工作平台推动校友发展,推动学校发展,推动社会发展。

我校有着多年开展校友工作的实践,要在总结自身经验、学习别校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学校的发展全局,更好地发挥校内外资源优势,建立健全包括学校校友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校友会理事会、各院(系)校友工作组和各地校友会在内的校友工作立体网络,形成“学校统筹,部门协调,校院结合,各地校友会互动”的工作格局,为校友工作的有序、有效地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校友工作领导小组,是全校校友工作的决策机构,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研究决定校友工作的总体思路、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等;校友会负责落实校友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具体协调日常校友工作的开展。各二级学院校友工作要有领导分管,有专(兼)职人员去抓,主要负责组织和领导院系的校友工作,并纳入学校的校友工作。

学校成立校友会理事会,由学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分管领导和各地校友会会长、秘书长组成。每年召开一次全体理事会议。我校校友会的工作范围是:加强母校与校友以及校友之间的联系,开展校友教育合作、科技协作、文化交流等活动,增进相互间的友谊,推进校地互动发展;帮助母校筹措办学经费,拓展事业,发挥校友的智力优势和资源优势,为母校的发展和建设作出贡献;协助母校搜集、整理校史资料,办好《常熟理工校友通讯》专刊;举办有利于社会、有助于母校、有益于校友的其他各项活动。

三、完善工作平台,夯实校友工作基础

当前,我校校友工作重在总结经验,搜集信息,在此基础上按照规范要求,建立校友工作平台,夯实校友工作基础。

(一)信息平台建设。我校办学历史较长,沿革头绪较多。要理清我校历史发展线索,认真搜集和梳理各个历史时期的毕业(结业)的学生,以及曾在我校工作过的教职员工名单,尽可能多地搜集和整理校友的基本信息包括联系方式等。信息库要不断充实更新,实现系统管理,充分发挥其信息功能、管理功能、沟通功能和查询功能,为学校、学院和部门开展校友联系提供有效服务和信息支撑,为学校和校友实现信息资源交互共享提供平台。还要组织二级学院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条件推荐优秀校友,经过学校筛选以后建立优秀校友数据库,进行现代化的分类管理。学校要同优秀校友保持经常联系,开展优秀校友的宣传教育活动,最大程度地呈现优秀校友对办学成果的显示度和对学校发展的贡献度。

(二)宣传平台建设。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建设并维护好集“宣传、联络、交流与查询”为一体的校友工作网站。不断创新栏目和服务内容,使之成为受到校友欢迎、拓宽联系渠道的交流平台,逐步创造条件建立联系紧密、沟通广泛的校友工作网站群。要利用校刊开设校友专栏,宣传优秀校友事迹,报道校友工作信息,发挥校友教育功能,增强师生员工的校友意识,传承我校的历史文脉和文化传统。要努力办好《校友手册》和《校友通讯》,注重内容的充实性和形式的吸引力,及时传递学校的发展成果,传递校友的突出贡献,传递校友的风采面貌,传递校友工作的新鲜经验,使之成为校友了解母校的有效载体。要重视校友礼品文化建设,精心设计校友纪念品,推进校友文化建设。倡导校友植树、认养校园花木、冠名校园建筑、设立奖助学金等,激发校友爱校、荣校意识,营造浓厚的校友文化氛围。

(三)组织平台建设。当前主要是健全各学院和各地方校友工作组织建设。推动我校主要施教区尽快建立县市校友会,学校校友会要同地方校友会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及时沟通信息,指导日常工作,做好服务工作。要逐步建立校友会的日常活动制度,包括: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议,讨论年度活动方案;开展适量校友活动,加强感情联络,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发挥母校、校友各自优势,促进校友之间、校地之间的沟通合作;协助学校搜集校史资料,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友优势,多种形式服务母校发展。各二级学院明确分管校友工作领导和工作人员,每年要专题研究一次校友工作。要逐步建立学院校友工作的常规制度。包括:搜集整理校友信息;做好校友返校接待工作;培养在校学生校友意识;结合实际开展校友活动;宣传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配合校友会做好相关校友工作。

(四)制度平台建设。要通过规章制度来规范约束校友工作,使校友工作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常规化。建立党委常委联系各地方校友会的工作制度,校领导带头“联系校友、走近校友、走进校友”;建立校友会工作规划制度,每年根据学校校友工作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计划和专项计划,并加强检查落实;建立校友工作常规管理制度,如校友返校接待制度、校友捐赠管理办法、校友基金管理制度;校友档案和信息管理制度、校友工作网络建设制度等;建立校友权益保护的规定,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服务校友的思想,形成母校关心校友、校友回馈母校的互动局面;建立地方和校内校友志愿者制度,培养一支对校友工作热情、能力素质较高的校友工作志愿者队伍;建立在校学生校友教育的制度,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到校友角色的转化。

(五)活动平台建设。校友活动应该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当前学校重点抓好四个常规活动平台建设:一是校庆日活动,利用每年5月12日的校庆日,设立校友活动周,在此期间组织校友返校,开展聚会活动、座谈活动、交流活动、参观活动、讲学活动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扩大校友工作影响,拓展校友活动成果;二是校友会活动,利用学校校友会、地方校友会活动的平台,加强学校与地方、地方与地方、校友与校友之间的联系,推动校友活动的经常化和有效性,充分发挥校友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大学、校友会、校友之间的融合发展,促进各个历史时期和学校前身各块校友之间的融合;三是合作委员会活动,健全现有的以校友、董事为主的合作教育委员会活动制度,通过这一平台广泛开展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推动我校的教师教育改革和应用人才培养,推动我校应用型品牌大学建设;四是联谊会活动,在学校建立优秀校友信息库以后,每年组织一至二次校友联谊会活动,如优秀企业家联谊会、优秀教师联谊会、优秀创业者联谊会、优秀政界人士联谊会等,分类组织活动,滚动参与对象,听取成功校友的意见,共谋学校发展。

(六)资助平台建设。学校要精心策划开发校友资源的项目,实行项目化管理,推动校友资助学校办学。如设立各类奖助学金、各类教育基金、校友爱心基金,如设立与校友联合研究的科研项目、实验设备采购项目、校园重点基金工程投资项目、修建校园精神文化象征物、标志物等项目,如利用校友已取得的成果与学校协同研究,合作开发有关教学、科研、管理、生产服务等方面有价值的项目。通过这种“先挖渠、后饮水”的方法,为学校开发和利用校友资源提供有效途径。

四、全校通力合作,有效开发校友资源

校友是高校品牌软实力展现和硬实力发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要整合和利用学校和校友各种资源,助力校友建功立业,助力学校事业发展,实现校友和母校的合作共赢。开发和利用校友资源,需要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把校友工作纳入到相关工作中去。

要把校友资源开发纳入到校地互动战略的实施中。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院所的良性互动,是我校“十二五”明确的发展战略,其举措包括教育与素质提升工程、学科与产业发展工程、校企联合与科技创新工程和校地融合与社会服务工程等。校友是学校最为重要的公共社会资源,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通过校友的牵线搭桥和校友的自身平台,在母校、校友、企业和社会其他各部门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这种合作互信度高,成本低,效益好,可以达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目的。

要把校友资源开发纳入到应用人才培养的环节中。应用性人才培养必须注重社会需求,面向社会办学,经受社会检验。要重视校友的思想教育资源作用,通过多种形式把校友的社会经验、人生体验、成才之道、奋斗精神、工作业绩、科技成果等,转化为学生培养的宝贵财富。要经常进行校友跟踪调查,听取校友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更新培养方案,有效实施教育改革,使校友的评价成为反映和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尺度。要主动吸收校友参与应用人才培养环节,如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联合建立学生教育实习基地,协同开展校企校地合作教育,联合建立产学研合作联合体,实行教师双聘联合培养学生等。要建立以社会对校友的评价和校友对母校的评价为内容的人才质量社会评价体系,根据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规律,落实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社会认可度和社会贡献率。

要把校友资源开发纳入到科技协同创新的格局中。要充分利用校友的科技和产业资源,推动我校立足办学定位的科技协同创新工作。校友活跃在科学研究、经济建设一线,要依靠他们将社会上关于科技、产业等信息不断地、及时地反馈给学校,与学校进行信息的传递和知识的交换,为学校发展科技发展和学科建设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或者依靠他们在学校与地方、行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开发牵线搭桥,建立协同创新的基地、平台或联合体,促进高校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校友中不乏著名的企业家和实业家,对学校怀有深厚的感情,有着与学校开展各项科技合作、共同协同研究的实力,有着与母校进行技术交流和人才互动的意愿,学校要主动沟通、寻求合作,促进学校的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尽快提升学校的科技协同创新和应用学科建设的水平。

要把校友资源开发纳入到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中。要发挥校友的就业信息反馈作用,学校就业部门以及毕业生要定期联系各行各业的校友,了解人才需求信息,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要发挥校友的就业指导作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和就业政策,避免就业误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要发挥校友接纳学生就业的作用,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联系相关的校友企业,推进预就业的教育实习,或推动校友企业直接接受毕业生就业;要发挥校友的就业中介作用,利用校友广泛的社会关系,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就业桥梁,为学生就业创业方便,并创造条件建立长期、稳定的就业创业基地。定期举行校友单位的毕业生招聘会,既为学生就业开拓渠道,也为校友单位输送人才。充分利用成功校友资源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基层就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意识。

要把校友资源开发纳入到优秀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高校的文化传承是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的,即校内的规划建设和校友的薪火传承。要重视校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尤其要重视学校发展过程中精神文化的概括和凝练,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要求,建立既有时代特征、又有历史传承的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要把校友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校友的精神品质和工作业绩,激励在校学生培养提升综合素质,建设优良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和谐校园和文明校园。校友的人格魅力、工作业绩和社会贡献,标志着学校的教育质量,校友在社会上赢得的荣誉,直接代表着学校的社会形象,要尊重和宣传校友的“品牌形象”,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要把校友资源开发纳入到学校办学经费的筹措中。校友自身拥有的财力和物力资源,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开发成为学校拓宽办学经费渠道、增加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建立校友基金会,多层次多途径拓展校友的间接和直接捐赠,加强校友基金的募集和使用管理,及时通报校友基金的运作和用途,不断提高校友基金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要关心在校学生成长,服务毕业学生发展,树立“校友工作是学校全体人员的责任”意识,主动加强同校友的联系沟通,掌握重要校友的基本信息,推动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向学校捐助。要设计多种形式的募捐途径,建立多种层次的捐赠平台,扩大多个领域的捐赠范围,满足不同校友的捐赠要求,注意为募捐者做好服务,突出与募捐者双赢合作,带动更多的个人和组织向学校捐资,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常熟理工学院

20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