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校友谈“如何做一名理想的语文教师”

 

(通讯员 钱健/报道)515,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苏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我校人文学院90届校友袁卫星老师亲临我校,在小报告厅为人文学院中文师范专业的学弟、学妹作题为《如何做一名理想的语文教师》的报告。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丁晓良主持报告会。

 

老师的报告开门见山,直切主题,从三个层面作专业指导:

 

第一,感受语文魅力。老师说,做语老师一定要有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而且,光会吃苦耐劳还不够,要学会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实现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光有能力也是不行的,还要看能力前面是正号还是负号,说的直白一点,也就是,你是把能力用于对社会的贡献,还是对社会的危害?因此,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在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化的同时,能力本位也要同时向人格本位进行转化。在讲到如何征服自己的学生时,老师说,他每节课都要提的两个问题是:今天讲什么课?语文课是什么?老师的独到的提问和回答方式让他的学生在沉默之余产生了一种敬畏,这就是征服。征服不是靠严厉的面庞,靠的是一种语文的固有的魅力,谜语有谜语的魅力,诗歌有诗歌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如何把这种魅力展现给学生,如何让学生去体味这种魅力。老师要做的就是去打通情关,光有才不行,光有色也不行,有才又有色,还要有情关,光老师觉得好没用,学生也要觉得好。语文的魅力不是老师把自己心里的感受说给学生听,而是,要学生自己用心去感悟老师的心声。

 

第二,追求课堂诗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投入自己的课堂,要达到“真我”、“非我”、“无我”这“三我”的统一,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为自己的课堂创设一种独特的“诗意”美。小学语文教师是富有艺术性的,而中学语文教师是富有思想性的,所以,要想让中学语文的课堂充满诗意,就需要把艺术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诗意”情境的创设需要语文教师富有个性的课堂讲学,现在的学生都是喜欢有个性的老师,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把他们用在课堂上,才能使自己的课堂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诗意的课堂离不开民主的教学,民主的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显得自然得体,导入顺畅,效果显著。教师应走近学生,走入学生的心里,但并不是说让学生老师打成一片,这样走的太近,实际效果反而适得其反。距离才能产生美,所以教师和学生之间要保持恰当的距离。诗意的创设还需要达到三个度,那就是“温度”、“深度”和“宽度”,“温度”是教师与学生能够沟通的关键。

 

第三,享受教育幸福。在谈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未免会产生疑问,现在的教育还有幸福可言吗?其实,这是很多中小学生共同的疑问。教材体系的落后陈旧、升学率的绳索把学生压的喘不过气来,实在很难让学生对语文提起兴趣。这是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懂得“吸纳”、“思考”、“创新”。“吸纳”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吸纳更多的知识,所以应该要多读书,多观察社会、接触社会、实践社会。作为未来的语文教师,要把阅读圈扩展到语文教学领域和教育学、哲学这两大重要的领域。思考,要求思考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语文教育要求唤醒学生的生命感、价值感,要让学生学会感动,让学生学出意义,让学生学有思想,让学生学的快乐。感悟亲情是唤醒学生的生命感、价值感的良方。教师之所以神圣,正是他拥有这种给人以情感上的触动,这种引领学生感悟亲情,感受生活美的能力所在。

 

(编辑:王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