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同窗情----提前“毕业”往事

李 国 荣

 

每当老同学相聚之时,己步入古稀之年白发苍苍的同窗好友,回首往事,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五十多年前提前“毕业”前后难以忘怀的景象。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下旬,肩负着学校党委吕亚声书记、主纪先校长向我们发出的“坚决打响第一炮”号召的重任,珍藏着学校赠送的有书记、校长亲笔题字的纪念册,牢记着老师、同学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母校和朝夕相处的同学,来到了新的岗位,迎接人生的第一次挑战。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早晨,起床后,已听不到宿舍里往日的说笑和喧哗,一个人手拿脸盆去打洗脸水,只见井边绳子上结满了冰凌的一只木吊桶,我手握冰冷的吊绳,将木桶扔到井里,好不容易打上一桶水,冷水洗脸习以为常,反倒是井水洗脸甚觉温暖。这是提前“毕业”来到新单位的第一天。

当时,我被分配在苏州教师进修学院,地处苏州相门,学校正在建设中。我们被安排在苏州地区各县农师班,我被分配在江苏省常熟中学。理科班、农科班,四个借调来的老教师,二个是刚离校的提前“毕业”生,我担任理科班的班主任,来校学习的都是已在农业中学任教过一年多的青年教师,主要来自太仓、常熟(那时包括现在张家港市的大部)二县。

学员报到后,我发现很多学员与我年龄不相上下,不少人已经结婚,成为老大哥、老大姐。我硬着头皮装着老练的样子在教室里召开了第一次同学会议,宣布了团支部支委和班干部名单,提出了学习、工作、纪律等方面的要求,新的工作就此开场了。

学做班主任,对同学进行思想教育是我最主要的任务,协调师生关系、干部和同学关系倾注了我很多精力。有一次,团支部书记和班长发生了矛盾,闹到了互不相让的地步,严重影响了班级工作,经过多次耐心的个别谈心,分析原因,指出对班级工作的利害关系,好不容易消除了误解,各自作了自我批评,表示决心做好班级工作。每周一次的班会课,必须认真准备,事前,对班级同学思想作充分的调研,通过支委会、班委会、小组长会议、个别交谈等方式,掌握同学的思想脉搏,根据校方和院方的指示,有针对地肯定班级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每次班会课总是成功的,也是很有效的。

教学是我最花时间的工作,主要是为同学疏通初中的教材,熟悉教材,分析教材,制订教案。对于我这个门外汉自然遇到了不少困难,只能虚心向老教师求教,向各种资料学习。由于学员是工作一段时间再来学习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再学习有紧迫感和责任感,所以班级的学习气氛一直很浓。在半年多时间内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完成了初中的算术、代教、平面几何的部分教案,搜集、誊印、装订,达到了人手一份。

绿化虞山是班级的额外任务。省中高三毕业班学习任务重,绿化虞山很自然地落到了学习压力并不很大的农师班同学头上,这些同学年龄大,力气大,星期六要用半天时间在虞山北坡上破杂树、搬乱石、挖树坑、种松树,当年正进入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早上喝了稀饭到山上干半天重活,劳累程度可想而知了,如今看到郁郁葱葱的虞山,那里还流淌着我们的汗水。

六月上旬,正是“三夏”大忙季节,省中的非毕业班和我们二个农师班总计二十多个班级浩浩荡荡乘轮船到白茆公社支农。我被安排在指挥部,在校长梅影领导下负责编辑支农快报,每天一期。我天天跟随领导行走在水乡的小路上,到各大队去了解学生支农情况,收集通讯稿件,发掘好人好事。晚上,在煤油灯下,忙于改稿、编辑、排版,交专人刻写钢版,油印,第二天分发到各班级。每晚总是忙到半夜才休息。理科生学做编辑,困难不少,虽很辛苦,经过十多天的忙碌,总算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农师班同学要实习,与县文教局联系后,同学们被安排到十多所农业中学实习,那时正值六月底和七月初,天气格外炎热,我负责与几所农业中学实习同学联系。在所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安排同学们听课、上课,事后每人做好实习小结。每到一地,与同学一样,住在低矮而简陋的平房内,又闷又热,生活虽然艰苦,但工作很愉快。

在工作中,有困难,有挫折,有烦恼,也有欢乐。遇到困难时,经常会想起我曾代表陈昌生、徐凤葆、陈孝龙和我四人在班级里联珠炮似的发言,千言万语就是坚决克服困难,迎接困难前进。碰到挫折时,我常会想起吕亚声书记、主纪生校长在全校动员大会上发出“坚决打响第一炮”的号召,坚定我前进的信心。心中偶遇烦恼时,我总会打开班级同学给我的来信和寄来的资料、歌曲,增强了前进的勇气。当顺利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师生结业留影时,内心又无限地喜悦,与同学们共享胜利的欢乐。当我被选为省中教工团支部委员,与省中工会一起欢度乘凉晚会时,对未来充满着憧憬。

事后才知道,我们不叫提前“毕业”,是提前实习。提前“毕业”是我踏上社会的新起点,人生征途的第一步,是我一生中美好的回忆,这些难以忘却的往事,给我启迪,给我力量,为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在四十年平凡的教育工作岗位上,还是在担任三十多年的不同的领导岗位上,我都会经常想起提前“毕业”半年多的往事,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不忘母校和同学的期望。几十年来我虽然经济上并不富有,但几十年平凡教师岗位上凝结的师生情谊却是无价的。虽然个人没有取得惊人的业绩,但凡是在我工作过的单位分别荣获了县、市、省直至国家教委评定的先进集体称号。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也是我对提前“毕业”——坚决打响第一炮的最好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