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通社打杂的日子

学通社 葛单

 

2004年113日,我拿到了学通社的会员证,开始了我在学通社的打杂生活。打杂还有这么一纸红色证书,让我脸上颇有光,心里也极其舒坦。舒坦了没多久,感觉就慢慢开始变味了。因为我需要定期交稿。交稿不是问题,问题是我没中过。校报上纷繁复杂的名字中惟独没有我的。心中不免感叹:打杂不容易啊!我成了学通社的边缘人物。

2005年41日,我向校报投了我的第N篇文章———《永远的安徒生》。“忐忑”一词在那时发挥到极致。晚上做梦梦到“石沉大海”四个字把我砸得头破血流。大汗淋漓地醒来,忿忿不平:高考时也没遭过这份罪。N天后,稿件果然毫无音讯。但是转机也随着失落适时来到。校报的一位编辑打电话过来,告诉我我的稿件拟被录用,但还需要修改一下。电话里的那个男人声音让我兴奋不已。二话不说,上网将稿件重新发了一遍。第二天,那位编辑又打电话过来:“安徒生的大学是不是确定了?‘于杰’是那个北大的‘余杰’吗?你打错字了吧。引用的那段话到哪?可用不同的字体标明。”我一拍脑门,天,我原以为准确无误的文章竟有这么多错误。我二拍脑门,眼睛好尖的编辑啊!我三拍脑门,我也要做眼尖的杂工。我就是这样认识了这位“眼尖”的编辑———俞苇老师。自此,打杂的生活开始好过起来。

当然,我的工作也多了。我被安排下任务,要做第一期“校园聚焦”。第一期?什么概念?就是不能搞砸。那么一个星期,我联络队友,找人采访,自己找资料,思考主持人的话,整理采访资料,完成任务。后来索性跑到编辑部,接受面训。极其聪明的俞苇老师也看出了我那次前往的原因。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稿件的不妥处,并且第一次用了严厉的口气。我实在惭愧,因为我将每个采访对象的意见塞到了一个“模子”里。经过俞苇老师的指点,《绿色上网,今天你做到了吗?》如期见报了。我知道,我需要用心才能打好这份工。

06年1月,在完成“学习标兵”的系列采访后,收到了伍味老师的邮件。他说:辛苦了,谢谢。望继续努力。这份简短的鼓励无疑成为了我“要做眼尖的杂工”的最佳动力。

转眼,在学通社也一年半了,打杂也算轻车熟路了。先前没有经验的我,十分粗心的我,因为这份杂工,全都不见了。在学通社打杂的日子,不错。

2006622日第363期 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