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条赠言想开去

朱明珠

 

前些日子,我校机关党总支偕各党支部组织委员去常熟市任阳镇蒋巷村参观学习。该村党支部是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属的常盛集团公司,又是全国全面质量管理达标企业、常熟市百强企业和双文明先进单位。党支部书记常德盛兼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是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参观结束时,我校赠给该村党支部一只镜框,上面赠言:文明之花,常开常盛。

对于这条赠言,笔者认为可以有三种理解:一是常熟的两个文明之花,开在常盛集团;二是文明之花,常开常盛;三是文明之花,常开在常德盛带领下的常盛集团。这是“常”、“盛”、“常盛”的多义性在起作用。这里的“常”有三个含义:①常熟的简称,是专用名词;②“经常”、“常常”,是时间副词;③“常”又是常德盛的姓。“盛”也有两种含义:①茂盛的意思,是形容词;②“常盛集团”的“盛”,是名词语素。而“常盛”也有两解:①常盛集团,为名词;②常盛不衰、常开不败的意思,为形容词。由于汉语词汇一词多义的特点,使这简单的八个字包含了丰富的内涵,耐人寻味。

再如,苏州光明丝织厂的厂训为“一丝不苟织光明”,也算是把汉字用活了。这是利用了“丝”与“光明”的多义性。朴朴实实、通俗易懂的七个字无须多作解释,使光明丝织厂的每个同志心领神会,成为工作中的座右铭,真是巧夺天工之妙。

平时见到的广告用语也不乏其例。常熟秋艳服装厂的广告“秋艳服装,望眼欲穿”,它告诉人们:秋艳服装让人青睐、着迷,越望越想穿,充满了商品的诱惑力。

在日常用语中,这种为了突出主题,一语中的,巧用汉语词汇是非常可取的。词语运用得体也是汉语的骄傲之处。但也不能不看到,社会上有的广告用语随意改字、拆词,生拼硬凑,不仅不能达到广而告之的初衷,反而破坏了汉语的形象,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如服装类广告把“川流不息”改为“穿流不息”;眼病治疗仪的广告把“一鸣惊人”改为“一明惊人”;去污剂的广告改“尽如人意”为“净如人意”;治咳药的广告改“刻不容缓”为“咳不容缓”等等,不胜枚举。

滥改词语,一则苦了语文教师,二则害了初识字的儿童。殊不知这些别字正是语文老师苦心要学生纠正的。而今却是电视荧屏上有之,街头广告中有之,入于眼,进于耳,印于脑,真是先入为主、印象深刻,岂不起了误导作用,干扰了学校语言教学,搞乱了汉语规范,误人子弟不浅。奉劝社会各界人士,正确使用汉语词汇,拆词改词应慎之又慎。

1997425日总第159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