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记中文科时萌老师

 

黄慧余

 

年近花甲、壮志不已的时期,是一位学术研究上勤勤恳恳,在教学工作上作了一些探索,并能乐意承担社会活动的老教师,他用全部的精力,在他所能作出贡献的领域里,作出了可喜的成绩,获得了广大师生的尊敬。

“发条要拧得紧紧的

作为一个文学评论家,一九八三年可以说是他丰产的一年。在《闻一多朱自清论》和《曾朴研究》两书出版之后,他已蜚声论坛。从此,他更可以创新,在评论的深广度上迈出更坚实的步子。一九八三年,他先后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江海学刊》、《南京大学学报》等报刊上发表了《〈老残游记外编〉残稿的写作年代考》、《〈汉文学史纲要〉札记》、《刘鹗论》、《苏曼殊诗漫评》等十多篇论文。我们不是从中可以看出时萌老师在学术研究上所耗费的心血了吗?我们不也可以看出他学问根柢的深厚了吗?

一九八四年,他又发表了《论桐城派》、《论闻一多的文学史观》两篇论文,为学界艘瞻目。目前,他正在编辑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列为重点研究项目的《曾朴和吴中作家群》一书,在奋战了一个暑假后,全部书稿已基本完成。在大热天,如此劬劳不是太辛苦了吗?可他的看法是:“要把过去损失的时间夺回来,只有把发条拧得紧紧的,决不能让它松弛!”他常常黎明即起,泡上杯清茶,就伏案工作了。

“采得百花酿成蜜”

作为一个教师,时萌老师在教材的使用上,他发挥了一个评论家的特长,花费了不少功夫,为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当他接受了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任务后,他参阅了七种版本的文学史。唐弢主编的文学史,资料丰富,观点新,就以它为基本教材,此外,还吸收了田仲济本、林志浩本、王瑶本、张毕来本、吉大、南师本的长处,充实到备课笔记中去,做到扬长避短,相得益彰。

时萌老师在教学上力避一般化,特别注重于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他在教新课之前,要求学生做好两件事情。一件是做好预习笔记。在教新课前一周就布置好预习提纲,引导学生有条有理地有重点地读书,据不完全统计,上学期布置的大大小小预习题达六十多个。有文学社团和流派的倾向的,有列出作家重要作品及主题的,有分析象《子夜》这样重头作品的深广度的,有弄懂一些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这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了方法性的引导。另一件事是时老师准备好《质疑问难札记簿》,发动学生在教新课前在札记簿上写下“质疑问难”,启发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他要求学生不做“录音机”、“留声机”,而要成为“电脑中心”。翻开“札记簿”,不少有份量的质疑题就跃入眼帘,使人充满了一种赞美学生钻研精神的喜悦。现在列举两则“质疑问难”如下:

“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认为茅盾是自然主义作家,认《子夜》为‘自然主义中的力作’。西方评论者也称他为‘自然主义者的领袖’,说他的作品‘是为中国中等阶级而创作的左拉主义者文学’。那么,我们所知道的茅盾是现实主义革命文学大师,他早年同自然主义关系究竟如何?他究竟是怎样理解自然主义的?他对自然主义抱什么态度?而抱这种态度的出发点是什么?”

“冰心的早期小说中曾竭尽歌颂过那些在阶级社会里不可能实现的‘人类之爱’,王统照的早期小说和诗歌也曾以‘美’和‘爱’作为弥合缺陷,美化人生的药方,还有叶绍钧早期的一些作品里也有描写‘爱’和‘美’的空想。请问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处?为什么都会产生那样的空想?”

不再一一举例了。一个学生如果不是刻苦钻研,广博地阅读,是提不出这样的问题的。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可以从学生提问看清他们的学习精神和自学能力的深浅了。现在已有一些同学,围在时萌老师的周围,在向他讨教做学问的基本功了。

甘心充当孺子牛

教学和科研的重担压在时萌老师身上,他已够忙碌了,但还有不少社会工作在等着他去做。他是常熟市人民代表,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鲁迅研究学会理事,常熟市文协副理事长。大小会议,他要参加;写作任务,又是一个接着一个,但他总是愉快地承担,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家的论著也仍照原计划在撰写中。而当学校有些讲座请他去作的时候,他都欣然应允。《正确运用毛泽东文艺思想武器,反对精神污染》、《如何欣赏现代诗歌》等讲座,给文科学生不少启迪。

除此之外,他常常乐于承担一些“义务劳动”:为青年教师看论文,不厌其烦提出修改意见;社会上一些青年寄来诗歌、小说、散文,他总是挤出时间来阅读,指导修改;干部班学生送来厚厚一大册电影文学剧本,他也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又一遍,写了书面意见,供作者参考。时萌老师肩挑这些额外负担,不以为苦,他是自有其积极看法的。他常常强调:十年动乱,弄得缺了一代人,我们现在要赶快花力气,去培养接班人啊!

时萌老师年岁大了,步履有些蹒跚,但他在事业上却同青年人一样,神采焕发,步子坚实!他确实是一位受人敬重的老教师!

1984915日总第6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