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我的大学校园

叶华峰

 

用“再回首”,是因为在三年前曾写过一篇《回首校园》的文章,承蒙几家有名的文学原创网站的厚爱,得以刊登与转载,但那时更多的包含的是一种对校园时光的依依惜别之情,感性的东西更多一点吧!

其实学校与我工作的地方并不遥远,常回校看看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每次近在咫尺的时候,总觉得有些诚惶诚恐,不是害怕会触景伤情,也不是畏惧老师,而是有种莫名的空荡,如同余秋雨先生笔下《乡关何出》时的心境,怕触及到自己内心深处的那种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有时候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是可以用来与对母校感怀之情相媲美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总觉得有些“无名无份”,虽然离校时也曾豪言壮语: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但真走出去了,就是社会中人,现在再回首,以何种身份呢?说是学长吧,有些过高,毕竟学长多少带有点榜样的意味。此时我体会到了“无名无份”的痛楚,因此每次总是在进去与退出之间徘徊,结果往往是选择后者的居多!

人们经常将高校比喻成“象牙塔”,但我觉得高校更像是沙漠与海洋。曾经有首歌《寂寞沙洲人》,我觉得形容得很好,走进沙漠确实很寂寞,学校亦是如此,她不同于社会的浮躁与烦杂,保持着一种寂静,让人永远安享着一颗静心。说她是海洋,自然让人联想起知识,学校就是知识海洋的载体,让学子可以在其中自由的畅想与游弋。而两者又可相连,试想,假如让沙漠遇到了海洋,那便会融合成绿洲。而寂寞与知识却又相得益彰,因为大凡搞学术的人都要有一颗静心。

学校现今的规模与声誉,和当初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本科院校的升格、新校区的扩建、省厅赠送的大鼎、学术大师相继来演讲等等,这些当初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如今全变成了现实。想到此,这其中还包含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时我在学校求学时,学校亦是两个校区,一个在元和,一个在东湖,格局和现在一样,那时元和校区相对是主校区,学校所有行政部门及图书馆亦在其中,而东湖校区相对简陋,虽没到无人问津的状态,但也可以说人气不足。因此东湖校区的学生整天挤爆了校车往元和赶。而如今正好完全调了个方向,随着学校升格及东湖校区的成功扩建,已经成为了主校区,原来的行政资源与图书资源全部搬迁进驻,想到这些就让我们这些 “老东湖”热血沸腾,看来我们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先入为主嘛!

最近一次回学校还是去年年底的事了,有些匆忙,也没有告知任何人,只是相约几个同学在校园里兜了一圈,算是回“家”找点感觉吧,即便这样心中还是充满了无限的感慨。熟悉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仿佛自己是一个误闯入这“世外桃源”的外来者,打破了此处的宁静。说环境熟悉其实也有些自大,学校的面貌现在应该说是日新月异,原来的空地,变成了一幢幢整齐气派的学生公寓和窗明几净的林立的教学楼,宽敞干净的学校主干道将其环绕其中,还有那已完工的雄伟的标志性建筑——逸夫图书馆,让人由衷的兴奋。看着操场上同学们那奔放的身影,很是羡慕,羡慕他们正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学校的成长与发展正好与自身知识的积累想融合,让他们有了更广泛的空间去施展才华,实现自我;羡慕他们可以生活在如此优美寂静的环境中,有这么多的良师益友陪伴着,更加充实着自己。学校的一草一木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我依然感觉到了那久违的清香——学术与人文。正是这种气息,使学校的生命力得以延续;正是这种气息,使远在外地的学子依然眷恋和牵挂着;也正是这种气息,担负起了社会的责任与良知,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

现在母校的人气更旺了,景致更美了,名气也更响了。这是在外学子引以为豪的事情。母校的每一步的成长,不仅凝聚着在校师生的心血,而且也牵动着已经毕业的学子。因此我有时想,当再次面对母校的时候,我应该说点什么呢?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自己最美好的时光是在母校度过的,现在再回首,心中最多的还是感谢。是的,就是感谢。感谢母校一视同仁地接纳了我,让我的学业人生得以完整,未曾留下遗憾;感谢母校精益求精的培育了我,让我学到了生存的本领,虽谈不上经世致用,但也为自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感谢母校博大精深地熏陶着我,让我懂得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天外有天”,在充实自我的同时,也明白了什么是社会责任,让自己置身于更加广阔的空间去思考;感谢母校无微不至的关怀着我,特别是在我就业的道路上,母校的老师更是给了我大量的关爱和鼓励,这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教育,而是一种爱心的传递;感谢母校让我的心灵重新得到了洗涤,特别是我的恩师,更是以其独特的书生气息和为人处世之道引导、鼓励着我,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多了一份依靠与寄托。

这就是我心中的母校,一所新型的但又充满着浓郁学术气息的高校;一所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成长的高校。虽然离开校园多时,但回忆起那些温馨的日子,还是充满了热度,仿佛触摸到了那久违的书香与花香。因此我在羡慕现在在校学子的同时也衷心地祝福他们,希望他们懂得珍惜这难得的机遇与时光,多充实自己,那种“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这个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应该学会那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才能使自己更加的完整与丰富。

值此母校五十周年校庆,谨以此文献给母校,同时也深深地祝福母校的明天会更好!

 

编者注:叶华峰,男,19819月,残疾人,走路需要单拐,2004年毕业于江苏省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工程系财会专业。现于江苏省昆山市一家外资企业从事财务工作,平时爱好文学、写作,大学期间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常熟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常熟文化与其城市性格的思考》等三篇,毕业后在传统媒介及原创文学网(如榕树下、且听风吟、红袖添香、八斗文学、深圳文艺等)上用“峰子华”发表原创文章《感念校园》、《感谢母亲》、《感叹文化》、《追求着的人生》等几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