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就是财富

吴俊培

 

我是在文革期间进苏州地区师范学校理化(物理化学)班学习的,当时属于中专性质,因此连“工农兵学员”都称不上。“工农兵学员”是对文革期间大学生的总称,后来几乎成为不是真正大学生的代名字。文革期间“中专生”的水平那就可想而知了。

文革期间办学,确实存在许多违背教学规律的地方,例如,同班同学的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因政治原因图书馆的绝大部分藏书不予开放、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有可能被认为“只专不红”的危险,等等。但学校毕竟是学校,表面的形式并没有消除学校的文化传统。老师在教学中是极其认真负责的,学生对于知识的追求是执着的。追求良知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是真正的主流。这样的特殊环境成为我人生经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地区师范理化班以培养中学老师为目标,当时对学生数理化的知识要求似乎并不高,自我感觉没有超出我已经掌握的知识范围。我从小就喜欢数理化,学习轻松愉快。头脑中“科学”的概念就是自然科学,理解到人文社会科学也是“科学”是自学出来的。自1967年以来,数理化、文史哲广泛涉猎,自学不辍。我当时的真正兴趣已经转向社会科学,主要集中在哲学和经济学这两门学科上。地区师范两年的学习时间为我今后走向今天的“专业”奠定了基础。

在地区师范学习期间,政治上正值“批林批孔”,记得学校成立了“大批判组”,组长记忆中是政治老师沈修,我作为学生代表任副组长。这样,我就获得了借书的“特权”,可以以“批判”为名借阅当时被禁借的书籍,而且几乎没有数量限制。但要经当时负责教务工作的张保垣老师批准。

沈老师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外表严肃,实际上是热情奔放、治学严谨的学者。他认为我数学基础好,非常支持和鼓励我深入研究经济学。张老师对我的求学非常赞赏,他根本不审查我所借阅的书是否和“批判”有关,大笔一挥,予以通过。因此,我可能是那时借书最多的学生,大约有200多本吧。

有些书是在课堂上阅读的,专业课不听,属于不务正业。这在那个年代似乎是可以的,因为“最高指示”认为学生可以不听老师讲课,甚至可以瞌睡,条件是不影响他人听课就可以了。但在学校里,这种行为毕竟不符合好学生的概念。当时理化专业党的书记杨凤娣老师得知此事后找我谈话。谈话很婉转,但有批评的意思。我的解释很简单,只是说授课的内容已经掌握,所以才那样做的。并希望学校以任何方式对我考核,检查我是否真的掌握了。杨老师采取默许的态度,事情不了了之。

地区师范的领导和老师对我实际上是很爱护、很宽容的。在那样的环境下为我的求知创造条件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根本不可能公开鼓励,“放任”就是支持。而且在毕业分配上很被器重,没有去中学当老师,而是被分配到苏州地区五••七农业大学任政治老师,主要教授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恢复高考制度以后,直接报考了研究生,从此,真正走上了专业之路。人生的经历似乎是一种命运,因为存在许多不是由个人可以左右的偶然因素,但本质上是自己选择的。回想自己,在下乡艰苦的环境中也坚持自学,在那个年代,学习是没有任何功利因素的诱惑的,但感到愉快和充实。人生经历就是探索“人”的本质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因此,对于我个人来说,从来没有过“成功”的感觉,我将目标始终如一地继续走下去。

经历过的应该珍惜,经历就是财富。

2007年1121日于武汉

 

编者注:吴俊培,194711月出生,江苏苏州人。现为武汉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财政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会成员。1966年苏州高级中学毕业,1968年下乡插队。19731975年在苏州地区师范学校理化班学习,毕业后在苏州地区五•七农业大学任政治教师。19801982年在中南财经大学(当时为湖北财经学院)财政金融系财政专业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6198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贸物资经济系财政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期间曾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经济系,任荣誉研究员。19822000年在中南财经大学任教。1985年为讲师、1987年为副教授、1992年为教授,1993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91年任财政税务系副主任,1995年任主任,1997年任副校长,1999年任校长。2000年至今任武汉大学副校长。长期从事财政基础理论、宏观调控理论等方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公开发表专著、译著、教材十余部,以及论文百多篇,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1994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