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殿堂

钱红

 

岁月匆急,物是人非,二十多个春秋,挥手之间有许多事情变成了尘土,唯有三年的大学生涯被时光冲洗成了琥珀。变快了的节奏常常无暇回首往事。母校五十华诞,开启了我思想宝库的门键,苏州师范专科学校(常熟理工学院)——我心中的殿堂中的一草一木,历历在目;人人事事,难以忘怀。老师们的亲切教诲,同学们的欢歌笑语,仿佛就在昨天。当年莘莘学子,而今两鬓初霜,然风雨无情人有情,少年知交大更亲,别有一番感慨,更多千般情丝。

1983年秋天,我背着沉重的思想行 囊,跨入了苏州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科。当时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生活水平比较低,父母都是小学教师,也算得是书香门第,但我毕竟来自于农村,没有见过大的世面。915日是新生报到之日,一根扁担,两只蛇皮袋就是我当时的全部装备,尽管考上苏州师专并非我心中的志愿,但我跨进校门的那一瞬间,我默默地下了决心——一定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这就是我心中最朴实的理想。

母校的环境是优美的,这是给我的第一印象。她面积虽然不大,连个田径场也没有,但校园非常紧凑,小桥流水,杨柳依依,亭台楼阁,玲珑剔透,东面是曾家花园,西面是赵家花园,两个花园便是美丽校园的全部。这里有我职业的起跑线,这里是我学业的始发站。

我是学物理专业的,摄影是我们的必修课。在陈金星老师的指导下,我成了一名摄影业余爱好者。物理科唯一的暗房钥匙是我保管的。学校许多美丽的景色都是我拍摄的题材,一有空,我就泡在暗房里,自己冲胶卷,自己印相,自己放大,自己上光。星期天、节假日还走街串巷,勤工俭学。至今为止,在我家中陈旧的相册中还保留着许许多多珍贵的老照片,我的摄影作品《腾飞》还获得了市摄影大赛三等奖。

母校的管理是严格的。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尤其是走上管理岗位以后,我还常常想起母校对我的教育,可以说是母校的严格管理培养了我,影响着我。印象颇深的是晚自修点名制度,每天晚上都要按时上晚自修,由班干部轮流值班,有些同学上图书馆阅览室,班干部都要到阅览室检查,一个一个点得清清楚楚,决不放过。早锻炼点名也很严格,我们每天要爬辛峰亭。负责早锻炼的老师就在山巅上发卡片,上午上课前需将卡片交给体育委员,不参加早锻炼的人是无法得到卡片的。特别是冬天,每天早晨爬到辛峰亭的确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也有个别同学拿了一张卡片,等过了几分钟,再去领一张,这样,另外一位同学就可以呼呼大睡了,这也算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母校的校风是朴实的。当时我们全班有36名同学,录取的分数均比较高,基本上都超过了当年本科录取分数线。我超过本科录取线20多分。当时是先填志愿,再公布高考成绩,许多同学由于志愿填得不恰当与本科擦肩而过。因此,尽管物理比较难学,由于大家基础比较好,所以学习并不十分紧张,感觉到还是比较轻松的。学校对每一门功课都抓得很紧,考试非常严格,不及格都必须补考。课程门类非常齐全,普通话、硬笔软笔书法、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公共课……门门都学,样样学好,在全校普通话比赛中我竟然还得了奖。严格规范的教学使同学们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受益匪浅。记得当年教学实习时,我们跟苏大的学生均在常熟省中实习,结束时要面向全市上一堂公开教学汇报课,指导老师竟然选中了我。精心的准备使公开课获得了成功,受到一致好评,不仅自己脸上很光荣,同时也为母校争了光。现在回想起来,这与母校严谨的教风、朴实的校风是密不可分的。

母校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尽管母校对我们的学习抓得很紧很紧,但也不是死读书,读死书。学校经常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更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当时我担任班长,组织了全班同学举行春游、野餐、周末舞会等活动,指挥过大合唱。班上还有许多兴趣广泛的同学,组成了集邮小组、口琴小组、羽毛球队、排球队、篮球队、长跑队。每年运动会物理班总是全校的冠军。我爱好乒乓球,入选了校队,专门在苏州医学院集训了一个月。我和班上其他两位长跑运动员还有幸参加了省大学生运动会。这一切,一方面增加了同学们积极向上的情趣,另一方面使同学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母校的服务是一流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的服务。我们全班36名同学大多来自农村,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生活是比较清苦的。入学以后,一下子感到伙食很好。学校给我们每一个学生每月发放19.5元的菜金。记得当时我们每天的菜金是0.5元左右,已经吃得很好了,小菜品种琳琅满目,各种点心一应俱全,大菜、小炒应有尽有,服务人员笑容可掬,学校因此还被评为全国后勤服务先进单位。每学期我们还到尚湖农场劳动一周。我们背着行李袋,带着炊事员,摇着水泥船,割稻翻田,种菜植树,好像是放飞的小鸟,自由自在。母校的服务是周到的,每年寒假,我们学生也有过年物资供应,我们把分配到的活草鱼、血糯米、豆制品带回家。这一点点过节物品虽然数量不多,但全家人都很欣喜。我们也仿佛一夜之间从学生长大成人了。

春去冬来,年复一年,许多曾经教诲过我们的老师有的已成为著名学者,有的已成为学校主要领导,有的已退休离岗颐养天年,也有的已离我们而去,无法再聚。但我们对母校、对恩师的感恩之情绵延流长,与日俱增,终生难忘。如今母校乘着改革的春潮蓬勃发展,从当初的师范教育学校逐步走到今天以理工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令我们每一个校友激动不已,欣喜万分。值此母校五十华诞之际,回忆琐事,以示庆贺。昔日就读,寒暑与共成旧事;今朝共勉,情谊再续谱新篇。欣逢盛世,喜业旺人健;各展宏图,视天长地久。愿母校日新月异,更上层楼;愿同学青春常驻,友谊长存!

我心中的殿堂——苏州师专。

编者注:钱红,男,19658月出生,中学高级教师,19839月进入苏州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科学习,19867月毕业,现任江苏省江阴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党委书记、校长。先后获得江阴市十佳名校长、江阴市人大代表、无锡市优秀校长、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职教学会职业高中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功勋校长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