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四十载 回首忆当年

侯成军

 

本人建国前参军,1958年复员转业返苏,考入新成立的苏州师范专科学校。苏州师专当时设文史、数理、生化三个系科,学生总计约700人。那时“大跃进”之风刮遍全国,我们也深受“左倾”思潮之害。在“亦工、亦农、亦师、亦干部”的培养目标下,第一学年我们很少上课。先在地处吴县郭巷镇尹山湖从事农业劳动,期间先后穿插过帮助农民扫盲、自编教材、批判教授治校、编写吴县十年史以及在“全民写诗”的氛围中深入采风等活动。第二年,学校回到“教学为主”的正确办学轨道,同学们普遍自觉认真地用功学习,为日后能胜任中学教师而努力夯实基础。1959年底,由于苏州地区中学师资紧缺,还有60位同学“提前实习”,其实是提前分配到中学任教。

我就读于文史(一)班,因入学前经历不同,比高中刚毕业的同学要年长几岁,比其他班多数从新师师范、吴江师范和太仓师范保送直升的同学当然年纪也要大。可是我在班上还称不上“老大”,因为另一位顾姓女同学原系中等师范的往届毕业生,入学时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为此,我只得心甘情愿地屈居“老二”。

学校创始时,只有学生党员三人,除自己外还有张福根和朱一飞。在党委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单独成立党小组。记得党中央庐山会议后,全党展开“反右倾”整党活动时,学生党员上午在校上课,下午要去原建筑学校参加整风。一年以后,陆续发展一批新党员。

好象是1960年上半年,江苏省教育厅发文至全省各师范高校,要求派一名年轻教师协助办好一所农业中学,物质上也要积极支援。因母校教学任务重没有适当人选,经党委研究决定,让我“冒名顶替”派往太仓县城北乡农中工作。其工作职责从工友、教师到教导、总务直至书记、校长,真可谓“全面承包”。直到临毕业考试才把我调回班级上课。

还有一事值得一提,19605月江苏省第一届大学生文艺汇演在宁举行。苏州师专有两个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参赛,一个是话剧《明天献礼》,另一个是歌剧《送肥下乡》。我在话剧中饰老炊事员,所以也一同前往南京。亲眼目睹同众多高校角逐中,我校的实力不凡,经评比《送肥下乡》获奖,剧本还在《江苏戏剧》上发表。

1960年首届学生毕业,除留校的10余人外全部统一分配,绝大多数在苏州地区,极少数派往扬州、镇江等地。我留在学校教务科任科员兼中文科团总支书记;一起留校者还有王月仙、张剑清、马福岗、王德衍、陆士冲、祁士清、陈昌生、张福根、孙冠玉、王克强、陈镛权等人。学校计划交我们分批赴南京、苏州老高校进修,少数人先行一步。多数人分配到有关教研组或办公室工作,可以毫无愧色地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信任和帮助下,我们是当年学校各项工作的一支敢打敢拼的突击队。

1962年,众所周知的天灾和人祸给祖国带来了一段极为艰苦的困难时期。苏州市工、农、师、农四所大专学校一律奉命停办。

母校初创阶段计时四年,我经历了她的全过程。40年前往事历历在目,甜酸苦辣回忆令人感慨。有一事母校值得欣慰,即首届文史(一)班在苏州工作的10位校友(有的现已离退休,有的即将退休)每年农历正月初六那天都要相聚,“文革”以后从未间断过,真是风雨无阻畅叙友情,同窗知己互补遗缺。每每回首往事,无不为之动容。

值此校庆40周年之际,这篇短小而不精悍的拙文算是我送给母校的一份虽低劣但绝非假冒的礼物吧!

编者注:作者系苏州师专首届毕业生,现为离休老干部。

199858日校庆专刊①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