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却的记忆

陆德文

 

一九九九年五月的一天,在常熟高专大会议室,我应邀出席了苏州地区师范首届理化专业(2)班毕业同学联欢会。阔别多年的同学们从苏州、无锡等地来到鲜花盛开的校园相会,会议主持者、在苏州工作的老班长华士宝向大家讲了联欢会的主题是祝贺我这位昔日的班主任老师六十寿辰。这是由他与常熟的束建廷、太仓袁新民、江阴冯珍凤、昆山李家勤、无锡叶渭清以及留校任教的凌瑞良等共同组织发起的一次联欢活动。

这次联欢活动同学们再一次畅叙了友情,并给我带来了深深的祝福,赠送了新潮的衣物等贺礼,晚上特为我办了几桌寿宴。

在我即将告别三尺讲台生涯的前夕,同学们以这一方式前来祝贺,令我十分感动。

这次联欢会,帮我打开了尘封多年的记忆之窗,其中最难忘的是那些帮助我做好首届理化班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人与事。

回忆往事,1972年春,已停办十年的原苏州师专在常熟复校,定名为苏州地区师范,并将它馆藏的珍贵图书与理化仪器、药品全部船运到了常熟。这是“文革”后期各地中学复课而急需培养大批中学师资的应急之举。

是年春入学的首届学员,是从苏州地区各县市从66届高三到67届初中生中选拔出来的优秀毕业生。他们是一批经历“文革”与上山下乡插队劳动的工农兵学员。值得记取的是,他们是在全国高校招收第一届工农兵学员之前几个月,被我校抢先一步招到的学员,故而其中不乏特别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因此,在我的心目中,他们不愧是特殊年代特殊的一代大学生;而在民间,也常把他们称为“地区师范大学生”。

面对这一届年龄与学历差异甚大的学员,怎样经过两年的培养,使他们个个成为合格的新一代中学教师?这是摆在学校与每位教师面前的一大挑战。当时,我们在校党总支领导下,在理科党支部的组织下,分析了面对的各种矛盾,明确地认识到,当时虽然挂的是“中师”的牌子,但要把这一代特殊的大学生培养成胜任中学教学的新一代师资,必须以大专的培养目标与要求去进行各科的教学工作。

我当时担任了理化专业(2)班的班主任,深感责任重大。在那两年紧张而有序的教学工作中,我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简而言之,可概括为五个不能忘记。一是不能忘记我的母校华东师大化学系的帮助。是在他们无私提供参考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化学教研组的几位教师才能完成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教学讲义的编写并及时印发给每位同学,使之做到有一套符合师专教学要求的教材。

二是不能忘记苏大化学系和物理系对我们的帮助与支持。早在1971年前后,我在工作中得到了金立蕃教授的亲切指导与帮助。他严谨的治学精神与精湛的教法艺术,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教学生涯。是时,化学系主任陈克潜教授(后为苏大校长)为我们提供了热忱的帮助,是在他的帮助下,我们才得以多次去苏大听取一流学者的学术讲座。如学部委员南京大学戴安邦教授的无机化学进展、复旦大学顾翼东教授的铀及稀土的萃取分离新进展、南京大学游效曾教授的配位化学新进展等讲座。后来,又请曹阳教授来校作量子化学教学讲座等等。

当年理化(1)(2)班的无线电课程的教学与实验,是戴恒志老师前去请他的老同学苏大郭子正教授前来开设的,他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中,赢得了同学们的欢迎与好评。

多年以后,苏大十多位教授、讲师来校造访,在会议室(今曾园茶室),笔者以曾园的红豆相赠,让红豆见证我校与苏大的一段情缘。

三是不能忘记苏州地区机械厂等工厂企业为当年的“开门办学”提供的热情帮助。

当年,戴恒志、杨凤娣老师结合物理教学,带领两个班级的学员去苏州地区机械厂、常熟三中电机车间,进行了为期半个月开门办学的学习与劳动,使同学们熟悉了电动机、柴油机、手扶拖拉机等的构造与生产制造工艺。化学教研组的几位老师带领两个班的学员,在常熟化肥厂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顶班劳动与学习,熟悉了合成氨、碳酸氢铵的生产工艺流程。后来,又以拉练的形式,两个班的学员背了铺盖,步行到了苏州,住在苏州一中,以一周的时间,参观了苏州阀门厂、苏州硫酸厂、苏州电化厂等生产工艺流程,得到了工厂技术人员的全程陪同与详细讲解。适度的“开门办学”,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也丰富了生产实践知识。

四是不能忘记在地区师范的草创时期,与我协作共事的罗刚主任、数学老师王瑞清老先生,物理组戴恒志、杨凤娣、李鸣贤等老师,化学组王培康、吴雪瀛、范瑾霞等老师。是教师们的精诚团结,协力共事,才共同克服了草创时期的种种困难。

五是不能忘记全班学员对我工作方式的理解和支持。

那时,班级工作中的突出矛盾,是怎样应对教学过程中因全班学历差异大产生的困惑,这对理科班来说是无法回避的矛盾,即既要在数理化教学中坚持大专教学的规格要求,又要克服不少学员因基础不足而难以跟上进度的矛盾。

对此,理科党支部提出了开展“互帮互学”、“不让一个同学掉队”的号召。我在初步摸清“两头”的情况下,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互帮互学”行政小组,由能力强的高中学历同学任组长,并把困难同学分到各小组,分别与6667届高中学历同学结成“一帮一”、“一对红”的安排,而具体组织实施又交给了班长华士宝与学习委员凌瑞良去负责。

在两年的同窗共学中,他们与方志春、张柳岗、袁新民、席再新几位组长一起,扎扎实实地把“互帮互学”落到了实处,在当时的数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今天可称为“助教”的作用。

回忆往事,那年头的政治学习活动之多与建校劳动、下农场劳动之重,是今天的大学生无法理解的,这对我的班主任工作又是一大考验。对此,我又采取了分解责任、分挑担子的工作方式,放手由党员班长华士宝、团支书朱成侠、女党员冯珍凤去挑起管理班级的重担,而体育、文娱、宣传、劳动、生活委员们各司其职,大大地减轻了我的工作压力。这样,我才为精心备课和教材的编写赢得了宝贵的时间。1973年,一部十余万字的《有机化学》讲义,我编写好一章,王景芬同学就以秀丽的字体刻印好一章,师生配合十分默契。

两年“互帮互学”活动的扎实开展,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实现了“不让一个同学掉队”的总目标。

由几位党员干部全力挑起“自己管理自己”的班级面貌,可说是超乎我的期望,特别是在体育活动方面,更是在全校出了名。在首届校运会上创下的女子4×100米接力赛成绩,在学校保持了近十个年头。

我亲身感受到了他们确实是特殊年代经受各种锻炼的能力特强的一代大学生。

两年后,他们以生龙活虎的姿态活跃在苏州地区各县市的教育舞台上,他们优秀的从教素质、踏踏实实的教育业绩,使人们眼睛为之一亮。

学校的首届毕业生在苏南大地“一炮打红”,“苏州地区师范”也随之成了那个年代青年学子心中向往的一所特殊的大学校,直至她再次定名为“苏州师范专科学校”。

                                         (20071129日总第419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