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往事

朱晓镜 

 

随着常熟理工学院的诞生,常熟高专便成为人们的记忆。

记忆,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人本的话题。人因为记忆而厚重、智慧和变得理智。更重要的是,记忆使人变得独特。因为记忆排斥平庸。记忆的事物都是纯粹而深刻个人化的。所有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案”。记忆很像艺术家,潜在心中,专事刻画我们自己的独特性。

那是一九八八年的九月,就在我由常熟琴南中学调至江苏省常熟中学的路上,竟被“劫持”到常熟职业大学去了。个中原因虽不复杂,说来却也独特:常熟市教育局为解决当时“中语师资”紧缺问题,经上级批准并委托职大招收一个四十人的中文大专师资班,急需一个中文专业本科学历的班主任。因此,我也就成了一个难得的巧合人物,去职大当上了一个编外教师(当时我的人事关系暂放常熟教育局所属的教研室),当然也就荣任该班的主任了。因职大是一所理工类地方大学,从未招收过中文类学生,当然也就没有这方面的教师。本人到任后,说是班主任,实为“百管家”:订计划,定教材,请教师,抓班建。忙得不亦乐乎。

在职大基础部的关照下,在教研员陶祖寅的指导与督促下,那个中文大专师资班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着。第一学年结束时,该班被评为职大唯一的优秀班集体。学生有了荣誉感,主任有了成就感。

时至一九九○年的五月,我所带的那个中文大专师资班被编列为中文5班,虽已临近毕业,同学们照样喜上眉梢,特别是当他们怀揣印有“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字样的文凭时,无不激情洋溢。“常熟高专,我们永远记住你!”成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同学们走了,我这个曾是职大的“临时工”也该走了。按照当时有关领导的承诺,我将照前去省中任教,使我始料未及的是常熟高专希望并由时萌教授动员我留下。这不禁使我犯了难啦,即面对着两种选择:是走,还是留呢?当人生别无选择时固然很无奈,但是有了选择又何尝不是困惑累累、矛盾重重呢?说实在的,如果去省中,一路绿灯是没有问题的;如果留高专,一些莫名的曲折是可以想见的。也许是“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缘故吧,我选择了“留”。一路走来,虽曾有过一些艰难跋涉,作为高专人,却是无怨无悔。

在高专的日子里,当班主任是最能磨炼人的。从角色上说,你得有保姆的心肠、教师的能耐、导师的风范;从工作范围上说,从早晨出操到晚间熄灯、从校内活动到社会实践,都得全程关心,有时还得身体力行,与学生打成一片。在其工作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工作是需要相当的力度与深度的:一是卫生工作中的雅室评比;二是防止学生谈情说爱。现在看来,确是紧张有余轻松不足了。我曾担任中文913)班主任,自守“上游冒险,下游危险,中游保险”的原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我总算是顺利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也获得了相当的满意度。同学们毕业后常有人给我写信或打电话,有问候,有怀念,有佳音……,使我深受感动。

尤其令我欣慰的是,无论是那个中文大专师资班,还是中文913)班毕业的学生,现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所作为,有所成绩。他们已基本上成为中语教学骨干,有不少人当上了校长或教导主任,有相当多的人当上了教研组长或者教学能手。他们曾为学在高专而满足,现在高专则因他们而高兴。

我在高专工作的时间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然而所经历的事情倒也丰富多彩。回首往事时,总想力求有一则则完整的故事,然而却难以做到。本文只能将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展示出来,旨在感受其中,体会过往。

 

(2006年10月19总第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