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优良传统 争取更大光荣

吴连生

1972年,苏州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准备开办苏州地区师范。在此之前,已举办了“五七”师训班,地址就选在原常熟师范旧址(即今高专分部),师资力量即从地区下辖八个县的中学里去选调。

我原在江苏省昆山中学工作,也被选调进来。

经过急风暴雨式的“文化大革命”,常熟师范已显得破败零落,教师都已星散。我刚来到这里,真有黍离麦秀,满目苍凉之感。图书馆只剩下一些劫后余书,七零八落,所剩无几;实验室都成了破玻璃瓶和废铜烂铁的垃圾堆。教师住房既小又破,连风雨都无法遮挡。教职工人数也不过一二十人,一个班往往就只有一个教师,既是班主任,又是任课教师,而所有课程几乎是一人一包到底。大家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苦撑苦熬。当时我们年纪还轻,倒也承受过来了,并且大家的热情很高。

为改善办学条件,我们接收了原苏州师专全部动产,如图书资料、实验仪器以及所有的桌椅、橱柜。我是当时的接收大员之一,并担任押运员押运回常熟。所以我们学校和苏州师专有着实实在在的传承关系。这些教学设备为保证我们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起了很大的作用。1973年,又有大批教师调入,这时学校才初具规模。

1978年,大学扩招,我们也承担了开办两个大专班的任务。在新的形势下,师资力量又一次告急。除了在内部深挖潜力外,学校又一次大量调入教师。

1972年到1983年学校取名为苏州师专这段时间里,我们的师资队伍基本上是从下面的中学里调来的。当然这些教师相对来说业务上都比较好,事业心都比较强,教学经验也较丰富,所以教学质量也能保证。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据称这些学生业务强,工作踏实肯干,很多人在不长的时间里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还有不少人走进了各级行政机关,政绩斐然。

1983年以后,一些著名大专院校的毕业生陆续调入我校,师资力量大大增强,知识结构渐趋合理。到1992年我回校,学校已人才济济,蔚为大观了。

70年代的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到现在的已鸟枪换炮,真是一个艰苦创业、艰难发展的历程。在那极为艰苦的年代,我们因陋就简,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而今,我校办学条件大大改善,人手足,设备全,已今非昔比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发扬求实奉献的精神,我们一定能比过去做得更好。

(1998年11月5总第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