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同窗情----母校的变迁

——从苏州师专到常熟理工学院

闵 金 鑫

 

苏州师范专科学校是我的母校。

1958年8月,我走进了母校的校园。母校的一切都很陌生,可心情却无比的激动,从此开始了缤纷多彩的两年学习生活。

两年中,有多少难以忘怀的美好的故事历历在目,有多少真挚的友谊长存心中。每每回顾起来,总觉得那样的温馨,那样的亲切。正如陈伯荣同学所说的:“学生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代,同学情谊是人生最珍贵的情谊”。

白驹过隙,风雨沧桑,离开母校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回过头来,再想想那些曾经走过的日子,心中有无限的感慨,有无限的思念。其中最思念的是,想看看母校现在怎么样了?母校有些什么样的变化?

2008年419日,第8次同学会在常熟举办,李国荣同学把地点设在常熟理工学院。早先得知,常熟理工学院的前身就是苏州师范专科学校。这不,就是我的母校嘛!我想去看看;再则,我想去看看我的同学,他们在我生病的时候,打电话来问候,祝贺健康。有个人的,有代表全市的,有代表几个人的,有几次打电话的,也有来家探望的。我要向同学们当面表达由衷的谢意!第三,我要呼吁同学们注意养生,树立正确的养生观,保证健康,这是我的心愿。

虽然病后初愈,天又下着雨,而且雨量不小。龚淑明见我执意要去,不放心,就陪我同行。

会上,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许霆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从苏州师专到常熟理工学院的变迁过程。

介绍结束后,我向许书记提了个问题:“我们这些苏州师专首届毕业生,当年的档案材料,现在在学院吗?”

许书记说:“在呀,都在我们学校里呐! ”

我心中感到安慰,感到释然。

我们细看了校园。校园绿草如茵,美丽整洁;花卉、树木裁剪整齐,青翠欲滴,争奇斗艳。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们远眺了楼宇。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楼等,林立其中,错落有致;许书记介绍说,教室宽敞,宿舍舒适,实验室先进。

从苏州师专到常熟理工学院,变化之大,可用“翻天覆地”四个字来形容。这变化,见证了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然后,我们冒着密集急骤的雨丝,撑着伞,参观了行将通车的苏通大桥(从常熟到南通)。大桥巍伟壮观,像长龙横卧于波涛翻滚的长江之上,桥长32.4公里,造价64.5亿元人民币,历时6年才完工。这桥梁,反映了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交通事业的发展。

学校的变迁和大桥的建成,让我对母校对祖国更加热爱。

回来的路上,国荣和我商量一事:

他说道:“我想向母校赠送一块匾额,你看可好?”

我说:“好啊,表达我们的心意。”

“那请你题辞并书写,裱糊和镜框之事由我负责完成。”

“我愿题辞”,沉思片刻后我说,“不过,我的毛笔字羞于见人,秉笔书写另请高手吧。”沉思片刻后,国荣应允了。

终于定了下来,我答应了国荣的半个要求。

事后,我题了一副对联:

“祝母校五十华诞:

筚路蓝缕五十年岁月沦桑

砥砺耕耘半世纪桃李芬芳

苏州师专首届毕业生 数理二(3)班全体同学敬赠

二〇〇八年五月八日”

此联,得到陈伯荣、周鸿鹤、祁士清、张浩明、范一平、李国荣等好几位同学的赞同。后续的事,都由国荣操办了。

这次同学会之后,我就想写点苏州师专发展和变化的文字,以纪念我的母校。然后,难改的积习,一直未曾动笔。

值此,《悠悠同窗情》的出版,我请国荣同学写篇有关文章,他也答应了我的半个要求:推辞了撰写,但愿意为此提供资料。没办法,我只好自己执笔写下这篇《母校的变迁》,铭记我对母校的感悟,表达我对母校的怀念——虽然花了比较多的时间。也让同学们对苏州师专的发展和变化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

以下文字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许霆书记的介绍,二是国荣同学提供的资料,三是我在网络上下载的内容。如有不当或不妥,敬请老同学指正。

 

二、 苏州师专:1958.081962.06

母校苏州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588月。

校址:苏州盘门新桥巷20号。

1958年是大跃进的一年,在全国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形势下,为适应工农业生产与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加速培养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苏州地区行政公署于1958812日作出决定,创办苏州师专、苏州工专、苏州农专、苏州蚕专等10所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的高校,此时由原来的15所,猛增到80所,其中高等师范院校由原来的3所增加到13所。

苏州师专的办学目标是为苏州地区培养又红又专的中学教师。校址在苏州市盘门新桥巷。该处原为新苏师范、苏州市教师业余进修学校校址。两校顾全大局,发扬风格,让出校园,迁徙异地办学。

首届共招收学生700多名,19589月正式开学。学生中有的是参加当年应考招生入学的,有的是从新苏师范、吴江师范、太仓师范、无锡师范、松江师范等中师保送直升的。

教师主要由三方面的人员组成。有从江苏师院、南京师院、调入借入的;有从苏高中、江苏师院附中调入的;有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分配到校的。

第一代师专人,不畏困难,艰苦创业。自编各科教学大纲和新教材,不断添置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建立自己的实验室。

学校积极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经常与有关工厂和公社挂钩,参加义务劳动,举办业余教育。

学校还自办电子厂、生物标本模型厂和占地百余亩的尹山湖校办农场。工厂和农场成为学校劳动和教育实验、实习的的基地。

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学生中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文史科学生集体创作的话剧《向明天献礼》和歌舞剧《送肥下乡》,被苏州专区选送到南京参加江苏省第一届大学生文艺创作会演,均获好评。《送肥下乡》还获得二等奖。

苏州师专于19626月停办。

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因为六十年代初期,国家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中共江苏省委积极贯彻中央的方针,在“缩短战线,保证重点,紧缩编制,定额定员”原则的指导下,对于引起学科重复,设备和师资等办学条件较差的新建高校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

1962年,江苏高校锐减为33所,教职工精简了13800人,在校生减少了23300人。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苏州专区行政公署决定撤销苏州师范专科学校等校的建制。

资料显示,苏州师专培养的学生有1600多人,其中毕业分配的有1500多人,未分配工作的有100多人。

苏州师专停办时,共有师生员工917人,其中专科学生521人,进修班学员145人,外训班学员87人,教职员工164人。

当时的师生员工是这样安排的:应届毕业生分配工作;非应届毕业生回原藉自谋出路;教师多数充实到普教系统,其余由专区安排到地区教师进修学院等单位工作。

苏州师专,虽然只存在短短的四年,但她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根基,打下了基础;她的艰苦创业的精神,为今后的学校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她所培养的学生,成为苏州地区基层教育上的重要力量。

二、 苏州地区“五七”师资训练班:1970.081971.12

1970年8月,经省、地有关部门批准,利用原苏州师范专科学校的图书、设备,召回原师专的部分教师,抽调部分中学的骨干教师,在常熟开办苏州地区“五七”师资训练班,其主要任务是轮训苏州地区八个县的在职中学教师。

三、 苏州地区师范学校:1971.121983.02

校址:常熟市虞山镇曾园、赵吾园内。

1971年1230日,经苏州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筹建江苏省苏州地区师范学校(在苏州地区“五七”师资训练班的基础上)。

1972年420日,第一届中师班正式开学。中师班学制为二年,实行分科教学,基本专业设置有:语文、政史、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文艺等。

学校培养中师毕业生2244人,举办各种培训班24期,结业学员4300多人。

文化大革命终结后,苏州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省、地教育行政部门指令苏州地区师范学校招收师范专科生。至1982年,共招收师专生6届,1801人。

师专班学制定为二年,设置的主要专业有:中文、政史、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六个专业。

学校编辑出版《苏州师专学报》社科版和《苏州师专》报。

首届师专生是以江苏师院师资班的名义招收,共220人。该届学生于19785月入学,19804月毕业。

学校办学之初,条件较差,十分困难。全校师生发扬艰苦创业精神,逐步改善了办学条件,建造成了理科教学楼、文科教学楼、英语教学楼、行政楼等,办起了校办工厂和农场;建有八个实验室,二个电化教室;藏书达二十多万册。

在苏州地区师范学校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校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养成严谨的组织纪律;注意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风气。即使在“文革”“左”倾思潮干扰期间,学校也没有放弃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进一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上来。根据师范教育的特点,结合中学教学实际,加强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办学的过程也是艰苦创业的过程。刻苦学习与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使这一时期毕业的许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较快较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其中有些毕业生日后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有些则被评为省的优秀教师,更有被评为全国的优秀教师。

四、 苏州师范专科学校:1983.021989.08

校址:常熟市虞山镇翁府前7号(曾园、赵园内)。

1982年4月,经江苏省高教局同意,中共苏州地委批准,建立苏州师范专科学校筹建处,以适应苏南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升的实际需要。

1983年219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恢复苏州师范专科学校,为省属普通高等学校。

苏州师专学制2-3年。开办初期,全校共有教职员工230人(其中教师90人),学生575人。

苏州师专,以校风严谨称誉于苏南教育界。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紧密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全面而扎实的教学改革。

学校对学生进行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一是,增强口头表达能力;二是,增强书面表达能力;三是,增强自学能力;四是,增强实验操作能力;五是,增强组织活动能力。

学校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

五、 常熟高等专科学校:1989.082004.05

校址:常熟市虞山镇元和路98

常熟职业大学是一所新型的地方主办的高校。19846月筹备,同年818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创办常熟职业大学。

为了适应常熟市经济发展的需要,集中力量办好常熟高等教育事业,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并报省教委同意,于19858月将原常熟市工业电视大学、常熟市机械职工大学并入常熟职业大学。1987年,又将常熟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并入。

1989年,苏州师范专科学校与常熟职业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常熟高等专科学校。

两校的合并工作启动于1989年上半年。198961日,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和常熟市人民政府举行苏州师范专科学校与常熟职业大学联合办学协议签字仪式。

1989年82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给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同意你省两校合并建立常熟高等专科学校的通知》,正式批准两校合并,组建新校。

1989年927日,江苏省人民政府签发《关于建立常熟高等专科学校的批复》。

1989年1018日,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发出《关于常熟职业大学与苏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建立常熟高等到专科学校的通知》。

2001年,江苏省人口学校并入。

省政府和国家教委、省教委的文件明确常熟高等专科学校为省属普通高校,实行省市(常熟市)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的领导体制,由省教委主管。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加强教学的基本建设。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切实优化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益。

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办学的十年中,学校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学校以“发展规模,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改善条件,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作为具体的办学指导思想,到1998年,学校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结构也更趋合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成为苏南地区一所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效益较高,社会反响良好的高等学校。

六、 常熟理工学院:2004.05

地址:常熟市南三环路99

2004年512日,经教育部批准在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常熟理工学院。她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省属本科院校。

学校现有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土地面积86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6万册,电子图书53.8万种。

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和1个民办二级学院。设有普通全日制本科专业47个。

学校以“立本求真、日新致远”为校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积极推进教学研究工作。

学校坚持服务地方,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互动发展。近年来开展了多种模式的合作教育,在校企合作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学校重视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派出专家、学者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等国家交流或进修,聘请外籍教师数百人次,并与美国、英国、白俄罗斯、韩国、德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20多所高校结为友好学校,与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

学校设有国家汉办外国人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

学校“十二五”总体目标是:全面实现学校转型,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学校首届党代会确定的“综合实力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的阶段性目标。2020年前后,为建成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品牌大学奠定基础。

在行文结束之时,我衷心祝愿母校实现既定目标,事业兴旺发达!